师:今天,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很会说话的孩子——杨氏之子(板题)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?对,杨氏的儿子。氏,是姓氏的意思。杨氏的儿子即是杨家的儿子。就像你们,你姓李,是李氏之子;他姓陈,是陈氏之子;而这位女生姓黄,是--对,她是黄氏之女!而书中这位是杨氏之子。
二、通读课文
1.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,看看与以前的课文相比,有什么不同?
2.好,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!请大家再把这篇文言文读正确。
3.同学们,觉得自己已经把这课文读正确的请举手!不错,都很自信,真好!下面请这位同学来读读。
4.他读得如何?你是怎么知道他把“诣”(YI)字读成了“ZHI”是错误的呢?哦,你以前看过“造诣”这个词,你真会学习,能联系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的东西。你是个有心人!请你把这个词大声地读一遍,大家跟着读一遍。
5.好,下面请大家跟老师读一遍课文。(师范读,声情并茂)
6.来,你说说老师读得怎样?哦,你说老师读得很好,能说具体一些吗?好在哪?嗯,像“甚聪慧”的“甚”字读重音,一下子就把杨氏子很聪明的感觉读出来了。(板:“甚聪慧”)你评得真好,老师就奖励你把这句话读一遍,好吗?
这位同学说老师读得有很多停顿,有几个字还拖得很长,感觉很有味道,是吧。的确是的,文言文讲究一个声断气不断,只有停顿出来了,才能读出它的韵味来。想不想读出这种味道啊?
7.好,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练一练,入情入境地读,读出你的理解,读出你的感受。(停顿)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读着读着,情到深处都有点摇头晃脑了,看来是找到了点感觉了。谁来试试?你来。读得不错。知道吗?“惠”字是通假字,有智慧的意思。再请一位同学读读。哦“为设果”“为”字要读去声,什么意思呢?这里是谁为谁设果?(板:为设果)我们要在读文中去找答案。再请一个同学读一遍。这里的“家禽”可不同于现在的“家禽”。这里的“家”和“禽”各自独立表达一个意思,应怎样读?读出正确的停顿来,“未闻|孔雀|是夫子家|禽”。
8.让我们一起来把这篇文言文读一遍。
三、观图释义,理解全文
1.俗话说,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。老师这里有四幅图,每幅图画都是不同的情景,谁能根据对本篇文言文的理解来排排序?
2.谁来说说课文中对应的句子?找到了,是吧。第一幅图是--,哦,请你把这句话贴在这幅图下面。下面三幅对应的句子也贴好来。好,让我们一起把这四句话读一遍。(师读)
3.这四句文言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?第一句,“乃”指就、于是;“诣”是拜访。原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,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,结果--父亲不在家,就叫出他的儿子。看来两家关系不错。让我们带着理解读一读这句话。第二句什么意思?谁来说说。谁为孔君平摆放水果? 瞧,杨氏子小小一年纪就懂得招待客人,真不简单!齐读这句。好你来说第三句。嗯”示”这里指示意的意思,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:杨梅是杨家的水果。哦,孔指以示儿曰:此是君家果!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?对,杨氏子飞快地回答:没有听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类。
4.知道为什么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类吗?对,因为孔君平姓孔。你们的眼睛真亮!难怪儿应声答曰--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?
5.让我们一起连起来把这四句话读一遍。,谁能把这四句文言文连起来说一说。理解得非常正确。我相信现在带着理解再读这四句文言文,感觉会更好!
四、体会智慧与巧妙
过渡:大家读得不仅字正腔圆,而且抑扬顿挫,文言文的韵味更浓了!真好,把掌声送给自己!这篇文言文共有几句话?对,五句。为什么只有四幅图?缺哪句?对,第一句。有没有发现这句话跟那四句话之间的关系了吗?是的,这句话--就是总起句。这杨氏子到底“甚聪慧”在哪?请大家从文中找找证据吧。
1.这位同学真聪明。他找到在古代,姓氏是很严肃的,不能随便拿来开玩笑的。可孔君平偏偏拿姓氏开玩笑。于是杨氏子以欺人之道还治欺人之身。也用---对,姓氏做文章,他马上回击说:孔雀是你家的鸟类。
2.好一个巧妙的回答,好一个聪慧的杨氏子!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,而是要在前面加上“未闻”一字呢?(板:未闻)你说得真好。如果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话,等于在批评孔君平,加上“未闻”就相当于给孔君平一个台阶下。这样表达比较婉转。
3.是啊,没有听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类,那么杨梅也不是杨家的水果。瞧,相当的委婉,给足了孔君平面子。这就是说话的艺术!好一个聪慧的杨氏之子!好一个聪慧而有礼貌的杨氏子!
4.他的聪慧还体现在哪里?对“应声答曰”。孔君平话音刚落,杨氏子就马上接上去。来,你当当杨氏子,“此是君家果!”(停顿)他是不是应声答?应声就要接得很快!再来试一试!此是君家果!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?这个杨氏子合格了。下面大家一起来回答,“此是君家果!”---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
5.好一个聪慧的杨氏子!让我们一起把这篇文言文读一读,感受一下杨氏之子的“甚聪慧”和文言文的韵味吧。
五、延伸拓展
1.看了杨氏子的人,听了杨氏子的回答,孔君平会想些什么?说些什么?请展开想象,选择其中一个把它写下来。
2.谁来说说。好,你是选孔君平说:久闻杨氏子聪慧,今日一见,果然名副其实呀!日后必成大器啊!
你选想的:本想逗逗这小子,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唉,我还是回家去吧!
你也选想的: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,太聪明啦!老夫甘拜下风!
3.小结:同学们不仅理解的好,还说得这么好,想得这么好!这么有趣的文言文,我们怎能不把它背下来呢?试背一下。
4.总结:同学们,除了《杨氏之子》这有趣的小故事外,在《世说新语》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多的有趣的小故事,建议同学们去看一看!
板书设计: 为设果
甚聪慧 应声答曰
未 闻
评论